以下是提高島津液相色譜柱使用壽命的方法:
一、使用前的準備與活化
1.仔細閱讀說明書并選擇合適色譜柱:在使用前認真研讀色譜柱的說明書,充分了解其種類、特性及適用范圍。依據所分析樣品的極性大小、化合物的種類數量、結構特征等因素,精準選用與之匹配的色譜柱。例如分析極性較大的多糖類成分時,應采用親水性的反相填料。對于使用的色譜柱,按照廠家的出廠說明進行低流速的沖洗活化操作,此舉可增強色譜填料的共價鍵鍵合力,進而提高柱效并延長壽命。
2.做好樣品預處理
制樣溶劑選擇:制樣溶劑需綜合考慮樣品的溶解性、與流動相的相溶性以及色譜填料的適用性。應挑選對樣品有較大溶解性且與流動相混溶的溶劑,同時洗脫強度最好低于流動相或梯度洗脫中的起始流動相,以免影響樣品分離。許多手性色譜柱禁止使用DMSO、四氫呋喃、氯仿等溶劑,因為這些溶劑會破壞固定相的結構,縮短色譜柱使用壽命。此外,制樣溶劑還需與色譜系統其他部件如高壓泵、進樣器等相適配。
制樣溶劑過濾:在進樣前,使用0.22μm的微孔濾膜對樣品溶液進行過濾,除去不溶性微粒,防止堵塞柱頭濾片及柱內填充床。若條件允許,最好采用與色譜柱同種填料的固相萃取柱過濾進樣溶液,這樣可以減少在色譜柱上死吸附的物質或易堵塞的大分子樣品。比如生物樣品中的小極性的油脂類物質易于沉淀死吸附在C18反相色譜柱中,導致柱效降低、柱壓升高,而采用SPE柱過濾后,可有效減少此類情況發生,保護色譜柱不被污染。
控制溶液濃度和進樣量:避免過高的樣品負荷,防止樣品在柱子表面大量殘留,從而延長柱子的使用壽命。強酸、強堿性物質和蛋白質類生物大分子等能與固定相填料作用,或生成不可逆吸附層,改變填料表面特征,使色譜柱性能發生變化,最終導致分離失效,因此要特別注意這類物質的進樣量。
1.優化流動相選擇與處理
流動相兼容性:所選用的流動相應與色譜柱、待分析樣品相兼容,即樣品、樣品溶液和流動相互溶,且不發生化學反應。色譜分析應優先選擇色譜級的流動相,因為分析純的溶劑含有微量雜質,大量使用后會引起色譜柱性能變化。建議使用色譜純級或者更高純度的試劑,以降低溶劑中雜質帶來的損傷。
流動相過濾與脫氣:使用色譜純試劑配制流動相后,在使用前需經0.45μm或者更小孔徑的濾膜過濾和超聲脫氣處理,減少灰塵、微生物等雜質堵塞色譜柱,尤其是水溶性流動相易引起微生物生長而造成色譜柱阻塞。流動相最好是現配現用,放置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天。
控制流動相pH值和緩沖鹽使用:極*pH的流動相會破壞填料內的共價鍵,“溶解”硅膠,使固定相流失,從而降低柱效,縮短使用壽命。以硅膠作基質的固定相一般要求pH在2.5~7范圍內使用。長期在pH>7或pH<2的環境中,硅膠會逐漸溶解或者表面鍵合的官能團會逐漸流失。如果必須使用高或低pH的流動相,應選用相適應的色譜填料。
合理控制流速:不同粒徑的色譜柱有對應的推薦流速范圍。
2.正確操作儀器:每次開機使用分析儀器時,避免泵啟動過快導致流速和柱壓瞬間升高,使柱床受到沖擊而引起紊亂,產生空隙。在操作實驗開始時,應當將流速和柱壓逐漸增加,給予色譜柱一個緩沖適應的過程。
3.使用保護柱:“保護柱”是與所使用液相色譜柱相同填料的短型色譜柱,它可以有效地阻攔容易損壞色譜柱的大分子和不溶性顆粒,過濾易沉著色譜柱上產生死吸附的物質,從而延長主分析柱的壽命。
4.控制柱溫:不同類型的色譜柱耐受的溫度各有差別。通常色譜柱溫維持在10~40℃之間,能夠充分、優地發揮色譜柱的性能。超出色譜柱溫度范圍,尤其高于柱溫范圍,會增加對流動相中化學物質的吸附,引起色譜柱固定相結構的改變;此外,還可能引起柱床塌陷,改變峰形,降低柱效,產生不可逆性的損傷。
